为本科生配备硕导、博导甚至院士作导师;打破“一选定终身”,让学生拥有100%自主再选专业的权利;让本科教学充满“含金量”……3月28日,东南大学正式启动《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教改二十条”,推出了一连串突破性举措,为培育领军人才画出了“硬核”路线图。
打破“一选定终身”,让学生拥有100%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
东南大学遵循学科规律,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实施跨学院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东南大学的学生进校后,100%有再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避免高考时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与从众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大类培养将为学生搭建适合领军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的通识基础和学科主干基础更加厚实,知识面更加广阔,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东南大学推进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所有本科课程和部分研究生课程供学生自主修读,增设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学习若干专业课程,如考核通过,达到相应的学分,可同时获得相应专业学位。东南大学已经在吴健雄学院实施完全学分制,通过构建“1+x”培养体系,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某个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证书。
硕导、博导甚至院士为本科生做导师
东南大学此次推出了“三制五化”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导师制、书院制与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将为本科生配备硕导、博导和院士等优秀导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和规范。
据了解,东南大学设立导师制,在学校2019级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完成6-8学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学校将从包括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院士在内的2800多专任教师中挑选优秀的来做本科生导师,同时还花大力气邀请了校外大师包括院士等到学校与学生交流。东南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4000名左右,导师制实行后,平均每人指导每级2位本科生,真正实现完全导师制。
“把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这样的做法,既有课程的贯通,更重要是培养过程和导师的贯通,这样的贯通让本科生直接和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学习,本科生的提高会非常之快。”东南大学副校长金保昇说。
据了解,东南大学现有的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所有实验室都将对本科生开放,学生只需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便能享受到全部免费的实验室资源,而在实验中探索出的科研成果,也将属于学生个人。
与此同时,东南大学还推出了以“书院制”为主要内容的全程陪伴教育模式,设立驻院导师,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通过有温度的陪伴教育,让课堂教育有陪伴,课余时间有陪伴,研究型学习有陪伴,创新实践活动有陪伴。
让本科教学充满“含金量”,教学成为教师考核的首位标尺
“教改二十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据了解,东南大学为了引导大家做好本科教育,建立了教学管理的“可视、公开、约束、激励”机制,让本科教学充满“含金量”。
东南大学致力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学校一方面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讨论式、小班化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批过得硬、叫得响、学得好的“金课”;另一方面,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要素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含金量”方面,东南大学针对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教师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化支持与服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电子教学档案袋,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东南大学还把教学作为首考标尺,提升教学投入的“含金量”。为了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时间用在学生身上,东南大学在老师的聘任、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考核环节,对院系采取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考核结果与院系全体教师的绩效相对应。学校还同步采取对教师个人的激励机制,每年另外投入一千多万元,分不同层次奖励老师,对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师,最高奖励一百万元。
两年投入5亿元,大投入背后的高水准
据悉,从现在开始,东南大学将在两年内将投入5亿元左右用于本科人才培养,构建与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环境和条件,产生与一流本科教育相匹配的成果。
据了解,在5亿元的投入中,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投入1.2亿元,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建设和研究经费投入1.5亿元,智慧教室、教室功能升级改造等硬件投入1.4亿元,本科教育国际化投入0.9亿元。
领军人才要有大抱负、大视野、大智慧和大担当。为此,东南大学将大幅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聘请100名以上外籍教师,争取30%左右本科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加大国际化建筑示范学院建设力度,高质量的全英文课程覆盖所有专业。今年,学校就投入专项,支持本科生赴国外参加各类高水平课程学习和科研实习、国际竞赛、国际会议等活动。学校将开展全球治理能力专项教育,助推更多的学生走向国际组织进行专项实习和志愿实践。与此同时,东南大学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将民族担当和家国情怀融入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中,为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储备和输送高质量人才。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