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18年11月23日

2018年重庆大学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18年11月21日-22日,重庆大学召开全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大会围绕“不忘初心,建设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牢记使命,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主题开展了了深入的探讨。校长张宗益作主题报告,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牢固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建设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校党委书记周旬在总结讲话中,对进一步做好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在校校领导、院士、各级教学名师,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廖瑞金主持。

21日下午,张宗益作了题为“迎接新时代教育的春天——建设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的主题报告,教务处处长李正良解读了《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

张宗益在报告中指出,自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重庆大学密切跟踪和学习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与最新成果,把握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学校高水平有特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本科教育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张宗益对学校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了客观而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学校要对标对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深化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本科教育是大学立命之本,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学校认真反思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认真评估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是否全面提高,认真回答学校一流本科如何建设。目前,学校本科教育理念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学校要把握机遇、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创新理念、勇于实践,争当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排头兵。

对学校本科教育下一阶段工作,张宗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思路与举措: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巩固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师生的“四个自信”;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丰富课程体系,规范教材使用;第三,聚焦学生发展,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专业师资队伍配置,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第五,构建协同育人有效机制,强化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第六,塑造质量文化,建立以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培养过程质量、学生学业质量、教师队伍质量、社会评价质量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张宗益最后指出本科教育是学校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一流本科教育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建设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是学校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全校师生要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大会发布的《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本科教育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9年,重庆大学成立100周年时,形成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本科教育总体水平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主要举措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深化科教融合;二是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学术理念;四是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五是营造一流教学生态,健全一流本科教育支撑体系。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愿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好产学研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以“5C”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打造融“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获取”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3+1”“2+2”“1.5+2.5”“1+3”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等。

22日上午,围绕校长报告和行动计划,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进行了分组讨论。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为提高学校本科育人质量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部分校领导参加了讨论。

22日下午,弘深学院院长唐胜利、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穆春来、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剑、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华建民、计算机学院院长廖晓峰,分别代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作了小组讨论汇报。他们将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以及办学举措与本学部的实际相结合,从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周旬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对于统一全校思想,凝聚共识,把握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的要意义。就下一步做好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他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以树人为中心,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在学生处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成型的关键本科时期,帮助学生树立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牢成长发展基础,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必须紧紧依靠教师队伍这个关键。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每一位教师都要争作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传承弘扬历代重大人献身教育事业、潜心治学治教的蜡烛精神、园丁精神。学校要为教师队伍的成长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育人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积极投身本科教育。

第三,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做好服务。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核心,教学、科研等要优先服务于本科教育;教师的精力要优先聚焦于本科教育;全校人力资源、资金物质资源、教学条件和教学工具等要优先在本科教育配置;学校的激励机制和政策要优先在本科教育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优先在本科教育显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优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践;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要优先在本科教育上确立。强化本科教育服务的责任担当,全校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党中央、教育部的决策部署在重庆大学落地生根。

周旬最后指出,各位参会代表要将会议精神带回单位,及时全面传达;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学院要安排专题时间,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系统的工作方案和举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齐心协力,努力形成全校为本科教育做贡献的新局面。

(信息来源:重庆大学新闻网)

分享至